2009年3月11日星期三

关于贺卫方

转一则过期报道,说一下近期新闻。
关于一个因2009年被流放的名叫“贺卫方”的人。
确切的说,是一个知识分子。
自某国五十年前以来,知识分子就是一个很憋屈的身份。一会儿被捧上天了,一会儿被视为鸡肋了(当然,鸡肋还有那么点营养),一会儿又被视为黑五类拉去游街了。这当下,河蟹满地爬,而这个叫“贺卫方”的知识分子就被赶去马勒戈壁了。
公共领域,到底还是什么动物都进得来的。
当然,禁听禁言,道路以目。

以下转自博客中国(http://vip.bokee.com/20080708568380.html

●八十年代有一种狂飙突进的感觉,又理想又激进。

●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青年比较学术化、有正规的基础,但是比较缺乏八十年代那种理想的气息。

●两代人对历史的记忆和体验不同,但总的来说差异不是那么巨大。

●胡适老校长对国家、社会发展走势有一种先知般的判断力。

●许霆案是少有的疑难案例,令刑法学家四分五裂。

●五年的最终结果,比较符合“法感”。

●民意非常难得,但也非理性、多变,一旦进入司法,会产生巨大的问题。

●中国有反智主义传统,虽然有孔子这样的智者,但总体来说知识是一种工具化的角色。

●南方系等公共知识分子平台在上半年的一系列事件中遭到不少反对意见,需要反思表达策略。

●公共知识分子发言时应该注意的几点:

* 表达的方式:真诚特别重要,不打旗号、贩私货

* 风格上的可读性:向公众表达,要注意受众的接受程度和心理

* 当发生观念冲突的时候:要坚持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直接的走不通,就换一些思考的角度。

* 要把握时机、分寸感,注意词汇上的差异,不能精于学理陋于人心。

●每次看到书架上汗牛充栋的好书而不能安静地去读,都会非常遗憾。

●作为一个学者要有好的学术积累、发表自己满意的文章,和作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把对社会的观察和感受表达出来,这两个事情需要很用心去平衡。

●北大是中国当之无愧的最好大学,也被关注得太多了,任何事情都需要北大老师发言,会有点不安。

●一个国家的人才过于集中在政治经济中心是不正常的现象,愿意从个人开始,积累一点符号意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